善美北疆·家风家教话传承|陈银锁家庭:大爱无疆_敖其尔_内蒙古_全国

发布日期:2025-08-19 16:00    点击次数:64

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良好家风、共同创建文明家庭,内蒙古文明网策划推出“家风家教话传承”专题。今天,为大家讲述陈银锁家庭的故事。

在巴彦淖尔市临河区汇丰街道开源社区,陈银锁和敖其尔一家四十年如一日,始终秉承“担当奉献、携手同行”,用爱和责任积极传递文明力量。2025年,陈银锁家庭被评为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

陈银锁、敖其尔夫妇40多年来获得近百项荣誉。

为了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各族学生,陈银锁夫妻不辞辛劳,利用工作之余四处奔走,他们找民政、跑残联、进院校、请媒体、求企业,足迹踏遍了黄河两岸20多个城市,行程达2万多里。这一路,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但夫妻俩从未有过一丝退缩。他们的努力换来了丰硕的成果,累计筹集社会各界爱心善款700余万元,让1500多名家庭困难的各族学生顺利走进了学校大门。这些学生中,有的来自蒙古族家庭,有的来自汉族家庭,还有的来自其他少数民族家庭,但在夫妻俩的眼中,这些学生都是祖国的未来,都值得被关爱和帮助。每一个得到资助的学生,都感受到了陈银锁家庭的深情厚谊,也在心中种下了民族团结的种子。

展开剩余67%

陈银锁、敖其尔夫妇参加实验小学开展的学雷锋活动月主题活动。

在关注孩子们上学问题的同时,陈银锁家庭还时刻牵挂着残疾、困境和重症患者家庭。他们深知这些家庭所面临的痛苦和困难,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们。多年来,夫妻俩救助了100多户这样的家庭,为他们送去了温暖和希望。不仅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还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鼓励他们勇敢地面对生活和挑战。在陈银锁家庭的帮助下,这些家庭感受到了社会的关爱和温暖,重新燃起了生活的信心。

陈银锁家庭的爱心行动不仅仅局限于帮助个人和家庭,他们还积极为贫困自然村的农牧民解决发展养殖业和手机通讯无网络的难题。夫妻俩深知,要想让农牧民过上好日子,就必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于是,陈银锁家庭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政策支持和资金帮助,为5个自治区级贫困自然村的上百户农牧民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农牧民们在陈银锁家庭的帮助下,养殖业得到了发展,收入增加了,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好,纷纷称赞他们是“草原上的活雷锋”。

在灾难面前,陈银锁家庭更是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无论哪里发生灾害,都积极组织捐款捐物,驰援灾区。陈银锁家庭自掏腰包累计爱心捐款80余万元,为灾区人民送去了急需的物资和温暖的关怀。陈银锁家庭的善举,不仅感动了灾区人民,也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了民族团结的力量。

陈银锁、敖其尔夫妇为困难群众送温暖。

陈银锁家庭数十年如一日的助人为乐,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家庭先后获得全国五好文明家庭、第三届全国文明家庭等荣誉,丈夫敖其尔曾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全国道德模范先进个人”“中华慈善突出贡献个人”“全国爱我中华共创和谐优秀新闻人物”“全国助残先进个人”等称号,还获得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奖”荣誉称号,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优秀共产党员”“感动央行人物”“感动内蒙古人物”“内蒙古爱心大使”“内蒙古自治区最美退役军人”等称号。陈银锁家庭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对陈银锁家庭多年来辛勤付出的高度肯定。

在陈银锁家庭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中来。他们的故事,如同星星之火,点燃了人们心中的爱与希望,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巴彦淖尔的大地上绽放得更加绚丽多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为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未来的日子里,陈银锁家庭将继续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奋斗。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都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他们的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典范,激励着更多的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

发布于:北京市

上一篇:1946年中法海防之战,法军上将战败后很愤怒:我军挂白旗仍遭射击_法国_越南_清政府
下一篇:6场造7球!五大联赛参与进球数第三多的球员,今夏300万欧被贱卖

Powered by 皇冠app官网最新版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